作者:彈痕在許多架空類的軍事題材作品中,都會出現諸如「假如德國能再支持五年」這一類的假設。對於軍事愛好者們來說,提出這一類假設的動機無外乎是對戰爭末期,納粹德國一系列停留在設計圖紙階段或剛完成原型樣品的「末日武器」未能走上戰場的遺憾。
但這類架空構想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已經山窮水盡的納粹德國如何在戰爭資源全面枯竭的情況下,將戰爭繼續下去。而即使德國能夠在東西兩線的夾擊下將戰爭繼續下去,以德國有限的資源,又如何保證這些「末日黑科技」的正常運轉。
1944年,雖然在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德國本土也在西方盟軍的持續轟炸下到處斷壁殘垣,但德國軍工生產卻達到了戰時最高峰。希特勒的私人建築師、德國戰時軍備和軍需部長施佩爾在紐倫堡受審時供認,到1944年秋,德國的軍工生產產品「可以重新裝備130個步兵師和40個裝甲師,這包括200萬人的新裝備。」
1944年,德國坦克生產量為27300輛,比1942年增長了近2倍。戰鬥機產量雖然相較1942年略有下降,但也達到了25860架。看起來,當時的納粹德國似乎還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1944年的產能所消耗的原料依靠的絕大部分是前期儲備。除煤和褐煤以外,德國自然資源極度缺乏。冶金所需的各類有色金屬來自東歐、蘇聯和巴爾幹,優質鐵礦石來自瑞典,石油則來自羅馬尼亞和匈牙利。
到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通過「巴格拉季昂」行動已將戰線推進至華沙近郊,美軍也已順利抵近亞琛,德國的戰略空間被大幅度壓縮。除匈牙利以外的幾乎全部原料供應地已經不再受德國控制,而瑞典也迫於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壓力,開始有所忌憚。
當然,控制區域的縮水也意味著補給線路相較過去變得更短,有利於緩解物資供應壓力。但在盟軍的持續轟炸下,德國的鐵路系統損失了約70%的運力,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燃油短缺,德軍的能出動的運輸汽車已經遠低於所需的最低限度,公路運輸也實際上瀕於崩潰。運力不足使得相當一部分的軍工產品因為無法得到及時轉運,白白在盟軍的轟炸中化作灰燼。盟軍的轟炸加上交通系統的癱瘓,煤炭生產和運輸也受到了影響。
受煤炭產能下降影響的首先是發電行業,發電量的下降使得煉鋁業和化工業產能迅速下降。前者影響航空製造業,而後者則直接影響炸藥產能。羅馬尼亞油田的喪失,意味著人工合成燃料成為了德軍機械化部隊的主要燃料來源。但煤液化技術又直接受煤、電力和化工產能的影響。也就是說,到1944年秋季紙面上還實力尚存的德國軍隊,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空殼子。
德國空軍部隊不僅要面對數量和性能都強得多的盟軍空中力量,還要面臨飛機、油料短缺的窘境。地面部隊雖然在紙面上還相當可觀可,但受彈藥、燃料奇缺的限制,實際戰鬥能力已經大打折扣。有限的後方補充,還通常因為惡劣的交通狀況無法及時前運。前運的物資中,又有大約25%-30%的份額因為盟軍的空襲而損失。
阿登戰役期間,德軍雖然拼湊了3個戰役軍團約20萬人的兵力,但這些部隊不僅缺乏作戰所必需的裝備和彈藥,燃料、工程器材和運輸車輛也嚴重不足。許多炮兵部隊只擁有編製數量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火炮,而且僅有一個半基數的彈藥,根本無法完成作戰必須的炮火準備,更不用說為進攻部隊提供足夠的炮火支援。
大多數裝甲部隊只獲得了足夠行駛75-125公里的燃油,連一次短促的戰鬥都無法支撐。曼陀菲爾在戰後聲稱,他所損失的坦克中有三分之一是毀於盟軍炮火,其餘的則是因為缺乏燃料和回收車輛而被迫放棄的。德軍空軍部隊則因為燃料和飛機數量不足以及備件短缺,在整個戰役期間完全缺乏存在感。所以,即使阿登戰役德軍達成預定作戰目的,也很難從根本上扭轉戰局。
戰略資源的全面短缺,使得德軍即使能在某一點獲得戰役層面的勝利,也根本無力保持戰線穩定。在戰線不斷崩潰的情況下,德國技術人員即使能夠取得突破進展尋找到數量足夠的替代能源,也無非是給盟軍增加一處或者幾處空襲目標。更況且,戰爭末期的納粹德國需要的是重構軍工生產體系,而不是一兩處的小修小補,這在當時是無論如何無法做到的。
如果德國空軍能夠遏制盟軍的戰略轟炸,德國的軍工產能是不是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呢?即使沒有盟軍的戰略轟炸,1944年的納粹德國也很難保持軍工產能規模。施佩爾的「合理化生產運動」實質上是將全部的基礎資源都集中在軍工產業領域,雖然在戰時條件下這一政策的確有其合理性,但這一政策卻加速了德國本就並不充裕的原料供應的枯竭。
到1944年年底,德國鋼鐵、鋁、橡膠等戰略物資已經只能依賴庫存,即使沒有盟軍的空中轟炸,也很難補齊前線部隊的消耗。而同原料供應相比,勞動力的短缺則更為致命。早在1943年5月,從事軍備生產的人數就已達到德國全部工業總人口的61%,德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勞動力支撐軍工產能的擴大。
而隨著戰況的惡化,德軍兵員損失在1944年已超過100萬人,巨大的兵員缺額使得大量熟練工人被迫離開工廠走向前線。雖然蘇聯在兵員損失上更加慘重,但蘇聯在戰前就有大量婦女從事相關生產工作,男性勞動力缺額可以由婦女填補。德國一直到1943年年末都還在堅持所謂「婦女回歸家庭運動」,女性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填補熟練工種缺額。
在基礎原材料、電力、石油及勞動力等戰略資源全面枯竭的情況下,德國根本無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即使沒有諸如阿登戰役和巴拉頓湖戰役這一類冒險性行動,戰爭最多也只能持續到1945年底。至於那些為軍迷們津津樂道的「末日武器」,彼時的德國軍工部門已經連步槍槍管鍍鉻這樣簡單的工藝都無法進行了,技術性更高的武器裝備能走到原型樣品這一步就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帝國不得不毀滅——二戰末期德國戰略力量的枯竭
作者:彈痕
在許多架空類的軍事題材作品中,都會出現諸如「假如德國能再支持五年」這一類的假設。對於軍事愛好者們來說,提出這一類假設的動機無外乎是對戰爭末期,納粹德國一系列停留在設計圖紙階段或剛完成原型樣品的「末日武器」未能走上戰場的遺憾。
但這類架空構想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已經山窮水盡的納粹德國如何在戰爭資源全面枯竭的情況下,將戰爭繼續下去。而即使德國能夠在東西兩線的夾擊下將戰爭繼續下去,以德國有限的資源,又如何保證這些「末日黑科技」的正常運轉。
1944年,雖然在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德國本土也在西方盟軍的持續轟炸下到處斷壁殘垣,但德國軍工生產卻達到了戰時最高峰。希特勒的私人建築師、德國戰時軍備和軍需部長施佩爾在紐倫堡受審時供認,到1944年秋,德國的軍工生產產品「可以重新裝備130個步兵師和40個裝甲師,這包括200萬人的新裝備。」
1944年,德國坦克生產量為27300輛,比1942年增長了近2倍。戰鬥機產量雖然相較1942年略有下降,但也達到了25860架。看起來,當時的納粹德國似乎還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1944年的產能所消耗的原料依靠的絕大部分是前期儲備。除煤和褐煤以外,德國自然資源極度缺乏。冶金所需的各類有色金屬來自東歐、蘇聯和巴爾幹,優質鐵礦石來自瑞典,石油則來自羅馬尼亞和匈牙利。
到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通過「巴格拉季昂」行動已將戰線推進至華沙近郊,美軍也已順利抵近亞琛,德國的戰略空間被大幅度壓縮。除匈牙利以外的幾乎全部原料供應地已經不再受德國控制,而瑞典也迫於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壓力,開始有所忌憚。
當然,控制區域的縮水也意味著補給線路相較過去變得更短,有利於緩解物資供應壓力。但在盟軍的持續轟炸下,德國的鐵路系統損失了約70%的運力,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燃油短缺,德軍的能出動的運輸汽車已經遠低於所需的最低限度,公路運輸也實際上瀕於崩潰。運力不足使得相當一部分的軍工產品因為無法得到及時轉運,白白在盟軍的轟炸中化作灰燼。盟軍的轟炸加上交通系統的癱瘓,煤炭生產和運輸也受到了影響。
受煤炭產能下降影響的首先是發電行業,發電量的下降使得煉鋁業和化工業產能迅速下降。前者影響航空製造業,而後者則直接影響炸藥產能。羅馬尼亞油田的喪失,意味著人工合成燃料成為了德軍機械化部隊的主要燃料來源。但煤液化技術又直接受煤、電力和化工產能的影響。也就是說,到1944年秋季紙面上還實力尚存的德國軍隊,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空殼子。
德國空軍部隊不僅要面對數量和性能都強得多的盟軍空中力量,還要面臨飛機、油料短缺的窘境。地面部隊雖然在紙面上還相當可觀可,但受彈藥、燃料奇缺的限制,實際戰鬥能力已經大打折扣。有限的後方補充,還通常因為惡劣的交通狀況無法及時前運。前運的物資中,又有大約25%-30%的份額因為盟軍的空襲而損失。
阿登戰役期間,德軍雖然拼湊了3個戰役軍團約20萬人的兵力,但這些部隊不僅缺乏作戰所必需的裝備和彈藥,燃料、工程器材和運輸車輛也嚴重不足。許多炮兵部隊只擁有編製數量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火炮,而且僅有一個半基數的彈藥,根本無法完成作戰必須的炮火準備,更不用說為進攻部隊提供足夠的炮火支援。
大多數裝甲部隊只獲得了足夠行駛75-125公里的燃油,連一次短促的戰鬥都無法支撐。曼陀菲爾在戰後聲稱,他所損失的坦克中有三分之一是毀於盟軍炮火,其餘的則是因為缺乏燃料和回收車輛而被迫放棄的。德軍空軍部隊則因為燃料和飛機數量不足以及備件短缺,在整個戰役期間完全缺乏存在感。所以,即使阿登戰役德軍達成預定作戰目的,也很難從根本上扭轉戰局。
戰略資源的全面短缺,使得德軍即使能在某一點獲得戰役層面的勝利,也根本無力保持戰線穩定。在戰線不斷崩潰的情況下,德國技術人員即使能夠取得突破進展尋找到數量足夠的替代能源,也無非是給盟軍增加一處或者幾處空襲目標。更況且,戰爭末期的納粹德國需要的是重構軍工生產體系,而不是一兩處的小修小補,這在當時是無論如何無法做到的。
如果德國空軍能夠遏制盟軍的戰略轟炸,德國的軍工產能是不是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呢?即使沒有盟軍的戰略轟炸,1944年的納粹德國也很難保持軍工產能規模。施佩爾的「合理化生產運動」實質上是將全部的基礎資源都集中在軍工產業領域,雖然在戰時條件下這一政策的確有其合理性,但這一政策卻加速了德國本就並不充裕的原料供應的枯竭。
到1944年年底,德國鋼鐵、鋁、橡膠等戰略物資已經只能依賴庫存,即使沒有盟軍的空中轟炸,也很難補齊前線部隊的消耗。而同原料供應相比,勞動力的短缺則更為致命。早在1943年5月,從事軍備生產的人數就已達到德國全部工業總人口的61%,德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勞動力支撐軍工產能的擴大。
而隨著戰況的惡化,德軍兵員損失在1944年已超過100萬人,巨大的兵員缺額使得大量熟練工人被迫離開工廠走向前線。雖然蘇聯在兵員損失上更加慘重,但蘇聯在戰前就有大量婦女從事相關生產工作,男性勞動力缺額可以由婦女填補。德國一直到1943年年末都還在堅持所謂「婦女回歸家庭運動」,女性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填補熟練工種缺額。
在基礎原材料、電力、石油及勞動力等戰略資源全面枯竭的情況下,德國根本無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即使沒有諸如阿登戰役和巴拉頓湖戰役這一類冒險性行動,戰爭最多也只能持續到1945年底。至於那些為軍迷們津津樂道的「末日武器」,彼時的德國軍工部門已經連步槍槍管鍍鉻這樣簡單的工藝都無法進行了,技術性更高的武器裝備能走到原型樣品這一步就已經是殊為不易了。